追梦女孩坚定足球之路,足球育人笃行不倦

来源:NBA直播吧

北京时间10月7日是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女子高中年龄段U17组排位赛也结束了这一阶段的争夺,而该年龄段最终的总决赛将在杭州足管中心女足和山东足协济南市历城二中之间展开。

这群17岁的女孩儿风华正茂,在其他同龄人都在埋头苦读、为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做抉择的时候,她们却比其他人付出更多一倍的努力,追求着自己的未来。风吹日晒、伤病疼痛都未能让她们落下泪水,吸引她们奔驰在绿茵场的动力,是一同争夺的荣誉;而能让她们落泪的,只有失利的瞬间。

追梦女孩坚定足球之路

在上海体校和山东济南历城二中的全国总决赛第五轮角逐中,比赛格外焦灼。上海女足在最后时刻扳平比分,却在随后六轮的点球大战中憾负。

这场比赛中率先为上海体校女足攻破大门的姑娘叫吕晓海,之前一直有伤病在身。当问到她最近一次伤病是什么时候时,姑娘淡定地说:“我现在就还在伤病中。”

虽然这次中青赛全国总决赛的赛程密集,强度大,但肩部有伤的吕晓海却只是想利用一切能上场的机会,顾不上自己的伤病。

去年肩部受伤后,虽然手术康复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她同样没有给自己太多休息的时间,就马上回到队里。“因为那个时候面临队内的各种选拔,我不想自己被落下,只休息了一个月就回到队里。结果回来后,自己又受伤了。”17岁就因为踢球经历伤病,没有父母不心疼,但吕晓海就像小时候坚定选择足球一样,面对伤病没有动摇。

跟她有一样的经历的还有队友陈叶婷。虽然没有经历手术,却受半月板沉积伤病的折磨,这甚至比手术还要折磨人,因为每天训练都会要面对疼痛。

会因为这样的伤病哭么?陈叶婷想了想,回忆自己小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的失误哭,长大后会因为输球哭。被伤病折磨期间有时也会哭,但都不是因为疼痛,而是看到别人都在正常训练,而自己因为伤病耽误训练,着急得哭。

11岁那年,陈叶婷第一次接触足球,在这之前父母都是在给她按文艺路线培养,让她学跳舞。但偏偏她在学校里踢了一次足球之后,那种在球场上奔跑的感觉就让她有了兴趣。回家之后,就开始洗脑式天天跟父母念叨“我要踢球”“我要踢球”,抵挡不住她的洗脑,父母也就答应了她。直到现在,即将成年,陈叶婷还是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而在杭州足管中心女足也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姐妹金嘉欣和金嘉怡,从未继承父母什么运动基因,但两个姑娘却特别有天分。很小的时候,就因为跑步速度快,被选上了学校的田径队。之后,市里面的一次选拔,因为姐妹俩跑步很快,就被选中去踢了足球。

一个女儿去踢球当家长的都会心疼,更何况两个女儿都要一起去踢球。一开始父母也并不同意,但姐妹俩却联手一起坚定了踢球的心,就一起说服了父母支持她们去踢球。

如今,姐妹二人一个踢前锋一个踢中后卫,前后呼应。当她们在一场比赛中共同创造一个进球的时候,都会特别开心。她们说这可能就是姐妹的心电感应,就连喜欢的球星都是一样的,两个人一直拿浙江师姐吴海燕作为自己的偶像。

17岁,每个人都即将站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但她们却早已经坚定了自己的路——成为职业球员。一如6、7年前的初心。

“上海女足传统不能丢”

在和山东足协济南市历城二中的最后一轮比赛中,上海体校女足的小姑娘们在最后时刻扳平比分,又在点球大战中坚持到了第五轮,第六个点球被对方门将扑出,最终无缘决赛。

比赛下来,主教练姜健俊虽然觉得遗憾,但姑娘们能够打成这样,他已经很欣慰:“过程很艰苦,到了点球阶段,其实看的就不是实力了。完全看的是心理。”

姜健俊球员生涯都生活在北京八一队,和隋东亮那批球员都是队友。转业之后,就来到上海体校担任女足的教练, 81年那一批女足球员他就带过。现在国家队中大部分上海球员也都曾经是他的队员。

上海体校虽然是传统体校的教育模式,但是作为足球教研组组长,姜健俊却从来不认为也不愿意把校园足球的模式和传统体校的模式区别看待:“我们是体校,体校就是学校,孩子们的文化课都是和同龄人同步的,只是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进行训练。”

这次中青赛U17女足的比赛是在十一假期前进行的,等比赛结束回到上海,基本假期也就结束了。孩子们十一假期前的课程就要回去重新补上。“对于学习方面,我们是绝不放松的,读书育人这是学校的根本。为了确保孩子学业,我们回去后也会多拿出一些训练时间,给她们尽快把落下的课补上。”姜健俊这样表示。

这批U17女足的队员很多都是为了全运会青年组比赛筹备的队伍。对于很多地方,因为训练条件不同,都会集中针对全运会相应年龄段进行一些组队。而上海女足一直都是全国女足工作基础开展最好的地区之一,上海体校就是上海女足最大的人才输送基地。在这样的传统下,上海女足更看重的是整个梯队的完善,而不是针对某一个年龄段的突击性组队。

到目前,上海体校已经分为四支队伍,一线队就是大家熟悉的正在打女超联赛的队伍。而此次来参加青少年足球联赛U17的队伍就是二队,下面还有三队、四队,甚至目前从人才的培养上都覆盖到了幼儿园的层面。除了承载着为一线队输送人才的任务,他们还在为国青和国少队输送优秀的人才。

但职业足球毕竟是金字塔结构,在18岁面临着分流,的确会有一些人会选择走高校单招或者高水平运动队选拔。尤其是在上海,已经有多所高校都有女足的高水平运动队,高校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就让这些在体校里踢球的女孩子有了更多不同的选择。

实力都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造就的,而上海体校女足培养结构的建立,对于读书育人的认知,对于孩子们出路的多重选择,或许正是他们能够不断打造最强的职业队,不断为国字号队伍输送人才的原因。

体育也是教育

在这次联赛四强队伍中,长春九银租赁和上海体校都是女超队伍的梯队,也是长期以来女足职业发展比较好的队伍,杭州女足U17也是浙江女足的梯队,相对其他三个队伍,济南市历城二中女足的结构就有些不同。

这支参赛队并非纯粹校园足球体制内的队员,她们之前也是为全运会青年组准备的一支队伍,2021年历城二中和山东省足管中心合作,共建“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到目前为止两年的时间,已经有79名球员。

在此之前,历城二中的男足队伍历史更悠久,而作为济南数一数二的中学,学校之前在足球队的培养和学习两手抓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球队U17的主教练姚波并不是职业球员出身,小时候一直踢球的他最终选择了考大学,毕业之后,到学校任教。山东校园足球女足最强的队伍郯城一中女足因为在全国校园足球比赛中获得了突出的成绩,名声大噪。姚波就是当时那支队伍的教练,现在来到了历城二中担任主教练,同样带领女足队伍。

但刚刚接手的这批足管中心共建的队伍跟他们之前带领的队员情况都不太相同。以往的队员都是校园足球队员,踢足球都是利用上课之外的时间。而且来自重点校的孩子,抓好学习是第一任务,这一方面并不需要教练操心。

而足管中心第一批从足协托管的队员正常的学业并没有耽误,但整体学习水平相比起历城二中的孩子还是有一些差距。在姚波看来,学习成绩上的差距都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需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只有先学好,未来才能有更多的出路可以选择。”姚波一直认可“体育也是教育”的观点:“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在教学训练和管理中,应该始终坚持把育人和学习放到第一位,足球运动为第二位的理念。”

虽然刚刚进入到历城二中对于孩子来说,改变以往的模式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学习要追上重点校的水平的确有些难度。但当学校和队伍先一步步把学习习惯养成之后,一切也就迎刃而解。

为了更好地监督孩子的学习训练,每个队伍都有自己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假期计划、备战计划。文化课两周就会有阶段性小作业,每月还要进行考试。一开始队伍以主题班会的形式举行演讲比赛,播放学校纪录片和励志视频,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外出比赛,学生甚至在车上都要进行简单的学习;在赛区学校还会给孩子安排网课学习。

通过演讲的形式,有队员也说出了心里话。有孩子说,从来没有想过吃饭走路,上厕所都在想着学习,现在做到了;现在终于体会到了时间是挤出来,在这里要学会分配时间……这次的共建给了这些女孩们更广阔的选择机会,而孩子们也真正感受到了这笔财富的价值,感到更加珍惜。

姚波讲了很多关于队伍管理的细节,比如出去比赛,宿舍干净卫生也是对大家的一个要求。被酒店服务生都惊叹干净整洁的房间,这些细节其实最大的体现就是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切也都将伴随她们一生。

“以孩子为中心,从孩子长远发展去把体育和教育真正融合,相互提供最好的资源,进行互补。让孩子踢球学习两不误,这才是我们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关键。”这是姚波一个基层学校教练最深刻的感慨。

无论是选择进高校还是走职业道路,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为人师者来讲,终究是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顺利的、热爱的前程。而现在也有了真正广阔的空间,给踢球的女孩子们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