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超】马宁的判罚争议来自于哪
中超第16轮上海海港对阵武汉三镇的比赛已经过去很多天了,马宁争议判罚的热度可能也降下来了,现在我们就来复盘一下这场比赛,马宁本场的判罚争议到底来源于哪? 首先,我们看选派,中超下半程的首轮比赛相对有两场焦点比赛,一场是山东泰山对阵上海申花,一场就是上海海港对阵武汉三镇。这场焦点战很多人就预测马宁将执法本场比赛,因为目前中超马宁是公认的第一哨,所以安排马宁执法似乎是最佳人选,当然争议也始终伴随,因为之前马宁争议比较大的比赛似乎都和海港有关。所以,裁判选派一出来,很多人就带着有色眼睛来看,所以比赛中只要出现任何和球迷所不符的判罚,大家都不会往好处想,这也是目前中超绝大多数裁判面临的恶劣的舆论环境。 本场比赛中,马宁共出示了3张红牌,5张黄牌,尤其是在上半时最后2分钟连续2张红牌分别罚下了武汉三镇的任航和韦世豪,赛后引发巨大争议。那么我们就来对马宁的几个争议判罚梳理一下,他判罚的对不对? 首先,我们要看马宁判给上海海港的一个点球,小编认为这个是点燃武汉三镇队员情绪的导火索。第31分钟,王毅在罚球区内拉拽了挑起争抢球的卡隆,随后马宁判罚点球,但是VAR在长达6分钟的回看后,马宁过去只看了一眼就维持了原判的判罚,虽然奥斯卡的点球被扑,但是这也压不住三镇队员不满的怒火,因为就在三分钟之前,阿齐兹和张琳芃在罚球区能争抢时倒地,三镇队员向马宁示意,但是马宁并没有理睬,VAR也没有介入,但是三分钟之后,马宁却判罚给了海港一个点球,并且在VAR介入,马宁还维持原判,一来一往,两次判罚都好像对三镇不利,三镇队员的情绪不上来才怪。 张琳芃和阿其兹的争抢,小编认为虽然张琳芃有一个搂着的行为,但是我认为这种力度不足以判罚点球,因此,我认为不判罚最为合适,同理王毅拉拽卡隆的动作相对更大一些,更明显一些,但是考虑到目前中超之前对罚球区内拉拽的判罚尺度,小编认为不判罚点球似乎更为合理,但是这个判罚点球也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个点球引发争议的原因就是VAR的不合时宜的介入。 VAR介入的前提是什么?规则中明确说明了只有在“遗漏的严重事件”和“清晰明显的错误”下VAR才能介入,那么上面马宁判罚点球是一个清晰明显的错误吗?就是因为VAR抢戏版的介入,给人一种印象就是视频裁判认为马宁判罚点球是一个清晰明显的错误,而马宁在回看后坚持维持原判,就和视频裁判对同一个犯规产生了不同的认知,所以尺度不一,就容易引发争论。目前,中超VAR介入混乱是造成很多判罚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上一篇文章我们就说了,目前很多中超裁判过于依赖VAR,而很多VAR又过多地,不正确的介入导致了一些本不必要的争议判罚产生。 本场第二个争议点就是任航的红牌,第44分钟时,海港队员边路带球,中路的回防的任航有一个明显的挥动手臂打到了身后的卡隆脸上,但是裁判员第一时间并没有吹停比赛,之后卡隆倒地不起,在海港队员主动将球踢出后,马宁掏出了黄牌警告犯规的任航。但是马宁似乎忘记了在第18分钟时,他已经给任航出示了一张黄牌,所以张琳芃在看到马宁出示了第二张黄牌后,立即过去提示马宁,马宁这才意识到这是第二张黄牌,出示了红牌将任航罚出场,这时三镇队员都过来质疑裁判员判罚,何超,吴飞还因为对裁判员判罚表示不满被黄牌警告。 足球报和“前资深国际级裁判员”王学智在解读时说,在经过VAR提示后,裁判员出示了黄牌,我们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知是VAR提示后,裁判员出示黄牌警告的,足球报暂且不说,但是王学智这个号称前资深国际级的裁判对VAR我感觉是不懂装懂。这个VAR能介入吗?如果马宁没有判罚黄牌,如果认定任航的肘击行为是暴力行为,那么这就牵扯到直接红牌的行为,那么var是可以介入的,但是这两个在跑动中非法利用手臂是否达是暴力行为在目前这个远景是看不出的,所以马宁出示黄牌,我不认为是清晰明显的错误,因此VAR是不需要介入的,即使介入,那也需要马宁亲自回看后才能出示红牌或黄牌,因此这个绝对不是VAR提示马宁的。 其实从上面的图片中,卡隆倒地时,马宁是向这边瞅了,明显是看到了,他是看到海港球员还在边路带球突破,掌握了有利。那么该不该掌握有利呢?在小编个人来看,此时最好不应掌握有利,规则也明确说了,在出现严重犯规、暴力行为或可被第二次警告的犯规时不应掌握有利,除非有明显的进球机会,这个不是明显的进球机会,因此裁判员应该不掌握有利而是直接吹停出示第二张黄牌,然后红牌将任航罚令出场。但是,前提是马宁此时知道任航已经被出示了一张黄牌,从后面经过张琳芃提醒后出示红牌,估计马宁忘记了任航已经身背一张黄牌,所以才掌握了有利。不过,稍微不完美的是马宁并没有做出有利的手势,如果给出手势,大家就能更清晰明了。 所以,在任航被罚下时,三镇队员都围堵裁判表示不满,但是就这个判罚,小编觉着也没问题,任航罚令出场后,并没有直接走向休息室或看台,而是回到了替补席,我们知道这也是规则不允许的,如果是短暂停留无可厚非,不过从直播来看,任航一直在替补席坐到中场休息(也就三四分钟),这点第四官员没有管理好! 对于韦世豪的红牌,说实话没啥可解读的,自找的!不追加处罚都显得足协纪律委员会无能。 至于蒋光泰的红牌,只能说前面的判罚多少影响了马宁,马宁的距离,视角对这个犯规我感觉应该能看清楚,但是马宁第一时间没判,然后在经过var提示后才判罚了红牌,所以再加上点球VAR介入,部分球迷就发挥想象力,认为马宁这是不情愿判罚红牌,这是找平衡,就连前资深国际级裁判员王学智认为这次犯规尚未构成破坏对方明显得分机会的相关条件,充其量是一次有希望的得分机会。 以后,王学智不要再在前面介绍时说自己是前资深国际级裁判员了,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这个资深国际级裁判员执法过什么重要的比赛,百度搜索了一下只搜到被中国足协禁足六年。这个认定为DOGSO没有问题,红牌罚令出场是正确的! 所以,就本场的马宁这几个争议判罚,小编个人感觉判罚都没啥问题,虽然小编一直不喜欢马宁,但是说实话马宁的能力毋庸置疑的,小编不喜欢仅仅是马宁的执法风格。之前,小编有时还说中超有时真的需要马宁这种风格的裁判员,因为球员动不动就围堵,就辱骂裁判员,这种行为的确是有部分裁判员给“惯”出来的,但是裁判员和球员、球迷并不是对立的关系,马宁执法时往往给人一种高高在上,一点也不容质疑的感觉,甚至对替补席警告时都是大声呵斥,极易引发反感情绪,不利于控制比赛,很多网友也质疑马宁国外执法时就相对比较温柔,当然这的确与国际比赛的执法环境有一定关系,但是裁判员也是否考虑是不是本身就带着对国内比赛的一种潜意识的偏见呢?所以有时只靠出牌来展示、维护自己所谓的裁判员权威,对于控制比赛并不见得是好事,一场比赛并不是说把裁判员每个判罚都拿出来单独说没问题,组合起来就说明这是已成完美的执法,2018年U23亚洲杯,法加尼执法中国U23被球迷骂死,但是就那几个判罚单独拿出来都感觉没问题,但是放到整场比赛就让人感觉不舒服,所以马宁有时过于强势的执法风格,并不能给自己执法带来更多有益的帮助。当然,就和国内部分裁判有着这样的心态,对于球员不服就干,这也是部分裁判长教的,我判罚你,你就是不愿意,不服又能咋的。马宁心理强大,这也是优秀裁判员必备的,不然在熟悉场地时,面对大连球迷的挑衅,漫骂还举双手示意对方大声点,但是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球员是场上的主角。 相比马宁能上热搜,南通支云和大连人比赛的越位判罚更为离谱,赛后南通支云的老板再次炮轰足协,不知道这次足协还会不会追罚。 这个案例出来后,我最反感的就是目前的裁判团体甚至是目前现役的联赛裁判员总想给裁判组找理由,说这个球在中线附近,比较难判,如果都能容易判断,那么为啥你们能上国家级,能吹中超,我们就不能,不还是足协认为你们的能力达到了吗?我们也多次说过,我们不能苛求裁判员的任何一次判罚都准确无误,但是也要在自己判罚错误时勇于承认错误,而不是千方百计,扣规则的字眼找出判罚正确的可能性,然后以一句球员、球迷不懂规则就糊弄过去。 能上中超,我不相信助理裁判员连半场没有越位,界外球没有越位这种常识性的规则不懂,但是不仅在中超,甚至在欧洲杯也有助理裁判员角球判罚越位,所以这种失误我更多的是认为助理裁判员注意力不集中或过于集中导致的注意力分配问题。当然也和部分媒体说的那样就是重压之下的能力问题。 就和中甲联赛的这次越位误判,有时你想给助理裁判员解释你都无法解释,有些低级误判真的让人说不过去。 说到这里正好看了体坛周报马德兴发的一篇文章,南通遭误判,暴露了低下的业务水平,里面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尤其是对于裁判员晋升和奖惩制度,是中国裁判能力水平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裁判是一个圈子,而且是圈子文化相对比较严重的,就和张雪峰说金融专业是一个极度吃资源的专业一样,裁判也是一样。裁判晋升也是一个极度吃资源的,有时能力并不是决定裁判员能否晋升的关键因素,有关系,只要能力还能说的过去,一般都没问题。甚至一部分裁判晋升国家级就是为了能解决一个就业问题,就和马德兴说的一样,在这样一种长时间形成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裁判们,究竟有怎样的能力和水准?你能想想一个高三的学生因为有裁判监督护着就能任意下赛区,然后拿优秀裁判员,都知道这个裁判是重点培养,为啥能重点培养,因为有资源啊,培养谁不是培养,为啥是你?所以在目前中国足协推荐式的选拔不可能选拔出最优秀的裁判员。 另外就是裁判员的奖惩,裁判员失误了内部处罚这是国际上的通识,没有必要非得向社会公开,但是目前中国足协的奖惩制度是只升不降,只要到了国家级,一般不会降级的,甚至出现重大失误,也就是停几轮的事,而且中国不是执行职业裁判员制度,说实话也并不是每个裁判员每轮都有时间,因此,停赛几轮说实话懂得都懂,意义不是很大,甚至有些就是做做样子,你说长期以来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裁判风气吗? |